按成型工藝分 | 熱作模具和冷作模具 |
---|---|
按成型材料分 | 鑄造模 壓鑄模 沖壓模 |
按模具特性分 | 軟模和硬模 |
按模具結構分 | 前模和后模 |
品牌 | 福興達 |
按生產產量分 | 樣件模(簡易模)和量產模 |
質量體系 | ISO9001 |
壓鑄模澆排系統
溢排系統:
A、據熔融金屬在模具內填充情況,而開設排氣通道。用于容納液態金屬在充填過程中排出氣體、雜物冷污合金等。具排氣、儲氣、存渣、調溫、增力、移缺、控流 等作用。良好的排氣條件取決于排氣槽的合理布局及位置、數量、尺寸、容積、結構形式等方面。溢流槽的形狀和位置:在設置溢流槽形狀和位置時應考慮以下幾點:
(1)在橫澆道的未端和型腔深處。
(2)在金屬液后充填部位。
(3)在金屬液的匯合處及容易產生渦流卷氣和氧化夾渣的區域。
(4)需要防止渦流和紊流改善液態金屬流動狀態的部位。
(5)在內澆口的兩側或其它金屬不易直接充填死角部位。
(6)在大平面上易產生鑄件缺陷部位。
(7)在型腔溫度較低部位藉以提高型腔溫度。
(8)鑄件壁厚較厚易產生縮孔部位。
(9)鑄件壁厚變化過大難以填充部位。
(10)其它排氣條件不良區域。
B、據熔融金屬在模具內填充情況,而開設排氣通道。用于容納液態金屬在充填過程中排出氣體、雜物冷污合金等。溢流槽的結構形式:
(1)布置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溢流槽
(2) 布置在模具型腔內部的溢流槽。
其形式有:桿形溢流槽 管形溢流槽 環形溢流槽 雙級溢流槽 波紋狀溢流槽
為了使溢流槽發揮作用,獲取較好效果不致消耗過多金屬,增加投影面積,及影響填充流態或引起其它反
作用,故在設置溢流槽位置時應慎重考慮。其容積占整個鑄件的20~30%,特殊情況時占50%。如果金屬鑄件局部有縮孔缺陷,則其容積范圍可為缺陷部位的2.5~3.5倍,如果為了平衡模具溫度則其容積可以加大 .
排氣槽
在壓鑄時模具型腔內的部分氣體約30% 在型腔內不能順利排出而卷入金屬液體中在填充過程中,會產生反壓力,迫使流速下降,造成鑄件冷隔欠鑄氣孔疏松等缺陷。為了消除由此而產生的鑄件缺陷,要開設排氣槽,排氣槽一般和溢流槽配合,設在積渣槽后端。有些情況下也單獨開設排氣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