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為契機,大力實施“質量攻關”工程,依托鐵嶺橡膠研究院,積極打造質量基礎設施“一站式”服務平臺,以“滴灌式”服務模式,將質量、計量、標準化、認證認可、知識產權、“放管服”等整合一體的“質量鏈”,深度融合于橡膠密封制品“產業鏈”,不僅推動了橡膠產業轉型升級,也進一步擦亮了我市特色產業名片,鑄就了“鐵嶺橡膠”品牌新形象。
工人對橡膠半成品進行稱量
搭建五大服務平臺
護航橡膠企業高質量發展
為全面提升我市橡膠產業質量管理水平,鐵嶺橡膠研究院通過打造混煉膠供給平臺、檢驗檢測平臺、技術研發平臺、創新模式平臺、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等五大服務平臺,為全市橡膠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。
鐵嶺橡膠研究院利用自有年產5000噸混煉膠生產線,搭建混煉膠供給平臺,采取統一原材料采購、統一混煉、統一質量管理、統一配送的原則,實現了對全市橡膠企業的統一供應;依托省級橡膠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,通過抽檢形成橡膠制品質量分析報告,針對企業產生不合格產品的原因進行質量剖析,助推企業產品質量提升;成立了由國內、省內、院內專家組成的技術專家團隊,通過技術服務,增強了技術研發服務平臺的粘性,為企業在技術攻關上做出貢獻;打造創新模式服務平臺,通過實施“創新平臺+AB角”的運營模式,做到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;以市政府將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注冊、編碼先行用于橡膠產業的政策為契機,推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工作,為各企業和產品賦碼,真正實現產品可溯源。
橡膠制品生產線
開展“把脈問診”特色服務
助力橡膠企業提質增效
“我們企業一直無法攻克產品耐油、耐老化等技術難題,導致輪胎生產配件的訂單不斷縮減,公司發展困難。今年,我們向平臺求助,獲得了服務專家的技術支持,公司迅速破解了該項技術難題。如今企業訂單不斷,訂單金額已經從10萬元增長到100萬元。”鐵嶺嘉利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程昱深有感觸地說,以前企業不知道去哪求助、跑幾個地方都解決不了的事,現在通過“一站式”服務平臺都能解決。
今年,質量基礎設施“一站式”服務平臺在質量診斷、質量攻關、品牌創建、人才培養、技術基礎服務等方面開展特色服務,通過為企業“把脈問診”,幫助企業尋找“病源”、分析“病因”、治療“病癥”,為企業量身打造“對接式”“跟蹤式”“扶助式”“打包式”“上門式”服務,著實破解了企業的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。目前,“一站式”服務平臺已服務企業150余家,開展技術咨詢服務200余次,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00多個,為企業挽回質量損失近1000萬元。
鐵嶺橡膠研究院檢測人員正在進行檢測實驗
組建“質量經紀人”服務小組
當好橡膠企業的參謀助手
今年,在全省質量基礎設施“一站式”服務試點工作中,我市被確定以橡膠等特色產業為基礎開展全產業鏈服務試點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精心謀劃、科學施策,將試點方向確定為依托鐵嶺橡膠研究院對全市200余家橡膠密封制品企業開展質量基礎設施服務,并聯合起草了省內首個《一站式質量服務站建設和服務規范》地方標準,形成統一規范的管理體系。
針對部分橡膠企業質量意識淡薄、質量管理工作人才匱乏等問題,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托“一站式”服務平臺,組建“質量經紀人”服務小組,協助企業做好質量體系認證、國軍標體系認證及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、企業標準制修訂等工作,為企業提供注冊商標、申報專利、年報指導、特種設備檢驗和計量器具檢定等相關服務。
檢測人員正在對橡膠制品拉伸性能進行檢測
一年來,我市通過搭建五大服務平臺、實施“把脈問診”特色服務、組建“質量經紀人”服務小組等形式,對橡膠企業開展質量診斷、質量攻關、品牌創建、人才培養等“滴灌式”服務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如今,全市橡膠密封制品企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7%以上,產業產值年遞增5%,產業稅收年遞增3%,“鐵嶺橡膠”品牌價值由21.25億元增加到30億元,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