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采訪了數位年薪30-100+的職場精英,
經歷了職場摧殘的他們,給出了這10條建議:
一、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
雖然這句話已經是老生常談了,但我們還是要說。
剛剛畢業的時候,應屆生對社會的了解太有限了,掌握的信息有限,以至于根本沒辦法判斷應該選擇什么行業、什么工作、什么城市。
懵懵懂懂找工作、懵懵懂懂入職,成了大多數人的狀態。
但是一旦選擇錯誤,可能就要耽誤好幾年的青春。
眼看那些進入互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的同學,畢業沒幾年就混得風生水起,說不羨慕那是假的。
所謂選擇,
不單單包括行業的選擇、職業的選擇,
還包括了更細分的行業賽道選擇、城市選擇等等。
選對了其中幾項,人生就像坐上了高速上升的電梯,你不用特別努力,也能走在大多數爬樓梯的人前面。
二、能力很重要,學歷也很重要
可能有很多人告訴你,能力比學歷更重要。
但對于職場新人而言,學歷真的很重要!
之前遇到過一個同學,經歷、經驗各方面都很符合一家大廠的要求,本人的能力更是非常出眾,工作幾年都是在同一個行業沉淀。
但是最終仍然掛在了集團的審核上面,因為該公司大部分都是211/985的碩士研究生出身,而那個同學只是普通專科畢業,最終無緣這家大廠。
這就是學歷的重要性!
還記得筆者有一次面試一家公司,部門老大直接就說出來,其實你的經驗并沒有很多其他求職者豐富,但是你的學歷很不錯,公司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高學歷,所以我更愿意讓你來做這份工作。
不管是求職、升職,表面看是能力優先,但事實上都是帶有學歷歧視的。
尤其現在的Leader,大多出身名校,相比之下他們更喜歡跟自己“氣味相投”的人。
所以,千萬別覺得畢業就完了,能提升學歷就想辦法去提升。
專科想辦法升本科、本科想辦法拿到碩士文憑,真的能減少你人生中的不少阻礙。
三、跟優秀的人在一起
要知道,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都是抱團成長的!
頂尖的學府畢業后都有校友會、頂級的企業家有專門的圈子、行業的大神往往都關系不錯......
優秀的人,往往都是扎堆的。
曾經有一個言論說:“一個人的水平,就約定于他圈子里三個人的平均水平”。
雖然并不嚴謹,但這也足以說明圈子的重要性。
你在什么圈子里面,接觸到的就是什么信息,同樣看到的機會也大有不同。
跟優秀的人在一起,雖然壓力很大很多,但是同樣他們積極的態度、上進的生活方式,也會影響到自己,自己也會慢慢變得更加優秀。
四、沒錢的時候,也要投資自己
剛剛畢業的時候,也許收入不高,除掉生活、房租等各種開支,幾乎所剩無幾。
但我還是建議你節省一些錢出來投資自己。
在沒錢的時候,炒股、買基金并不能讓你一夜暴富,畢竟本金太少。
這個時候,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方式。
便宜一點的,自己買一些專業書籍來看,學習新的技能;
貴一點的,加入一些付費的課程、線下交流聚會等等,
不僅能讓你學習到專業知識,還能幫你鏈接到很多厲害的人,對于個人的資源來說也是極大的拓展方式。
五、利他主義,職場利器
我知道,總有人告訴你,在職場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就好,但這僅僅針對一些特定的公司,比如央企等。
在大多數企業,應屆生如果能夠主動幫助同事,建立不錯的關系。
未來離職之后,也許還有合作或者介紹工作的機會。
而很多人更是依靠利他思維,獲得了非常多的客戶,同樣也帶來了不菲的收入。
畢竟職場是人構成的,所謂人情,也是優先推薦給幫助過自己的人。
六、學會向上溝通
不少新人進入職場,都挺怕領導的。
總是擔心自己老是咨詢領導,會不會給人自己“能力不行”的印象。
其實根本不會。
如果有任何事情,當你拿不定主意的時候,及時跟領導溝通并匯報工作進度,這樣才不會平白無故地背鍋。
學會向上溝通,不是什么事都請教領導,而是及時報告自己的進度,讓領導知道你在干嘛,并能夠及時幫你處理一些你不能解決的問題。
七、學會表現自己
以前讀書的時候,大家可能都比較討厭愛表現的學生,但在老師眼中卻恰恰相反。
因為老師要面對很多學生,那些經常跟他們溝通的學生,往往才能留下更深的印象。
出身社會以后也是一樣。
你干了工作,如果不表現,很多時候領導也很難知道,畢竟很多公司領導可能連人都認不全。
適當表現自己的成績,在領導面前露臉,在升職機會來臨的時候,領導起碼會優先考慮你。
這不是市儈或者拍馬屁,而是真實的職場生存現狀。
八、做好長期規劃
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提到了,但我們還是要多提一嘴。
因為職業的長期規劃,真的太重要了!
我們見過太多因為缺乏規劃,畢業好幾年還在職場的基層摸爬滾打,甚至自己未來想做什么都還沒有想清楚的案例。
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懷才不遇的時代了,提前做好長期的職業規劃,避免少走彎路,真的很有必要!
九、正確看待批評
有時候可能會遇到這種風格的領導,他總是針對你一些沒有做好的事情挑毛病,給人感覺非常難相處。
但事實上,這也是對自己的鍛煉,千萬別覺得任何批評都是pua。
其實正確的批評,能夠讓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工作節奏。
十、永遠逼自己一把
人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,機會也許就溜走了。
在職場中尤其如此。
在關鍵的時候,讓自己不要慫,主動去爭取機會。
短暫的壓力過后,才是美好的明天。
我們是新職語,致力于幫每位職場人,找到熱愛一生的事業。